提起ISO9000很多人可能都不陌生,作為一個國際性的標準化規范,隨著我國企業向國際化市場進軍,ISO9000越來越多的引入其中。但是具體到ISO/TS16949標準,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這個在國際上公認的通用性汽車質量體系標準,由于我國汽車工業的落后而一直在汽車企業中少有出現,我國也很少針對汽車行業制定相應的質量保證標準。
標準的由來及內容:
汽車工業是個綜合性產業,由于汽車的安全性、環保性和經濟性等涉及到社會各個方面利益。因此,世界上主要的汽車大國為保護本國汽車主機廠的利益,分別由本國的行業協會制定了用于汽車行業質量體系咨詢的標準,比較著名的有:北美的QS-9000、德國的VDA6.1、法國的EAQF94、意大利的AVSQ94等。為保證汽車主機廠的產品質量和經濟性,這些標準都要求為汽車主機廠供貨的供應商強制實施并通過經認可的咨詢機構的第三方咨詢。
但隨著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都面臨著給各國的汽車主機廠同時供貨的情況。這樣一家供應商可能會按照不同的標準要求建立多套的質量體系,并接受多次第三方咨詢審核,從而既導致了行業內的國際性貿易壁壘,又為供應商的工作帶來了不便并增加了成本。為避免這些問題,國際汽車推動小組(IATF)、日本汽車制造商協會(JAMA)在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ISO/TC176)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支持與協調下,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并以ISO9001的1994版為藍本形成共同的汽車質量體系要求,中文全名為“質量體系-汽車供應商-應用ISO9001:1994的特殊要求”,簡稱ISO/TS16949標準。
ISO/TS16949的審核不同于一般只看企業最后結果的審核,它更注重審核的過程。往往它先把自己定位為消費者或最終用戶,以消費者的眼光來評估廠家的各項措施,把消費者或最終用戶的要求和技術規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圍繞他們的滿意度來衡量廠家的表現。因此,咨詢公司對廠家的咨詢審核,很多地方類似于第二方的審核。
自然,一個企業要想獲得ISO/TS16949的咨詢注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業必須具備有至少12個月的生產和質量管理記錄,包括內部評審和管理層評審的完整記錄。如果沒有12個月的記錄,經評審符合質量系統規范要求的,就只能先獲得咨詢公司可簽發一封符合規范要求的信件。當具備了12個月的記錄后,再進行咨詢審核注冊。
經咨詢獲頒證書的機構,如不能繼續保持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轉和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將有被吊銷證書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