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rzrzx"><menuitem id="rzrzx"><big id="rzrzx"></big></menuitem></i>

<form id="rzrzx"><nobr id="rzrzx"><progress id="rzrzx"></progress></nobr></form>
<noframes id="rzrzx">

    <noframes id="rzrzx">

    <form id="rzrzx"></form>

            <address id="rzrzx"><th id="rzrzx"><th id="rzrzx"></th></th></address>

            認證咨詢

            業務范圍:鄭州iso認證咨詢 河南iso質量認證咨詢 iso質量認證咨詢機構|聯系我們

            更多>>聯系我們

            鄭州市眾智認證服務有限公司

            公司服務電話:0371-67930482

            公司電話總機:0371-67935980

            總機接線員分機:0      傳真分機:611

            業務扣扣:2053318465

            公司郵箱:13333818466@189.c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我國金融服務認證的發展與現狀

            文章來源:鄭州市眾智認證服務有限公司 日期:2019/8/8 點擊數:
            服務認證是對服務質量進行評價、監督、管理的有效手段,是推廣實施服務標準化的有力措施,也是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具。2011年,為保障金融安全、消費者權益和支付技術應用健康發展,金融行業首個認證誕生。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設施技術認證(原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設施技術認證)成為第一項金融行業認證。中金國盛認證中心與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原中國信息安全認證中心)成為踏入金融領域的首批認證機構。經過多年的發展,金融服務標準認證體系已初步建成。
            我國金融服務認證的發展與現狀
            引入金融認證手段加強金融服務保障
            21世紀初期,監管機構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管理手段相對較為單一。但是隨著金融服務規模的急劇增加,金融服務供需雙方所面臨的風險也日益增加,對于金融產品、系統和服務的安全以及質量采取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的需求也日益強烈。
            為防止系統性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多項標準、政策來指導、約束金融機構的技術與服務水平。但是由于實施手段相對單一,執行力度和效果難以驗證,導致標準在實際工作中執行的程度很難進行估量,因此未能很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隨著金融業與國際接軌,政府部門在很多方面以不再通過行政干預的手段來實施其職能。通過研究國際和國內認證認可制度,認識到認證體系是對產品、服務質量進行評價、監督、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廣實施標準化的有力措施。
            因此,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工作原則,建立金融標準認證體系,可以充分發揮“行政和市場”的兩種作用,結合行政管理和市場約束,從技術標準和質量保證的角度來推動和提升金融行業的發展,為金融安全提供技術保障。同時正確引導我國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發展方向,推動金融業健康、持續、穩定地發展。
            遵循行業發展規律認證業務不斷拓展
            金融標準認證自啟動開始,就始終秉承遵循金融行業發展規律的理念,以服務金融行業的質量與安全為己任。截至2018年底,現行有效的金融國家標準65項,行業標準247項,團體標準17項,企業標準177項。自2016年起,檢測認證的依據從以金融行業標準為主逐步擴展到國家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截至2018年底,在已開展的檢測認證業務中,使用國家標準作為檢測認證依據占比6%,使用金融行業標準作為檢測認證依據占比86%,使用團體標準作為檢測認證依據占比2%,使用企業標準作為檢測認證依據占比6%,確保多層次、多維度推動金融標準實施,支撐金融服務質量。
            金融標準認證業務自2016年開始快速發展,業務種類迅速擴張,證書發放量以每年300%以上的速度增長。僅2018年就新增認證業務3項,較前一年增長18%。目前,已開展的金融認證業務包括:銀行營業網點服務認證、農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務點認證、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設施技術認證、移動金融技術服務認證、銀行卡清算組織業務設施技術認證等20項,應用金融領域標準50余項。認證對象囊括金融基礎設施、金融產品、金融科技產品和金融服務。通過認證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機構超過1000家。
            服務認證發展迅速獲證數量不斷攀升
            當前,服務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新常態下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2019年全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會議提出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要堅持“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的要求,為認證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服務認證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政策機遇期。
            在金融領域,目前,金融服務認證業務已達到15項,獲證機構主要集中在銀行營業網點服務認證、非銀行支付機構技術設施服務認證以及移動金融技術服務認證3項業務,累計發放認證證書超過1萬張,其中97%為銀行營業網點服務認證證書。
            獲證數量最多的銀行營業網點服務認證始于2016年,依據《銀行營業網點服務基本要求》(GB/T32320—2015)、《銀行營業網點服務評價準則》(GB/T32318—2015)兩項金融國家標準開展,旨在為消費者衡量銀行服務質量提供標桿,促進銀行營業網點的整體服務水平設定達標線,對金融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普惠金融發展提供價值。經過3年的推動,目前已有全國180家銀行的11800個網點經認證獲得證書。
            提升金融服務質量保障金融消費安全
            在金融標準認證體系日臻完善的今天,作為金融標準實施的重要途徑,其在改進金融基礎設施,提升金融服務質量,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輔助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傳統、新興機構及科技廠商如銀聯、工商銀行、華為、小米、蘋果、支付寶等均已成為金融服務認證領域相關業務的獲證機構。這些機構紛紛表示,通過認證受益匪淺。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設施技術認證證書成為銀行和商戶在選擇支付機構時的重要依據;移動金融技術服務認證增強了移動金融技術服務的安全性、便捷性,提高了移動金融產品服務質量。
            銀行營業網點服務認證能夠促進銀行營業網點金融服務水平提升,提高銀行營業網點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實現銀行營業網點與消費者之間信息有效傳遞,有效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金融服務認證機構還將獲證網點信息發布在國家認監委、金標委網站,以及《中國金融》《金融時報》《金融電子化》等紙媒,并將獲證網點在互聯網地圖進行標注,為獲證銀行和網點塑造外部良好形象,為金融消費者選購金融產品與服務提供及時的依據和指引,并為監管部門了解各機構標準符合性提供可靠的證明。
            2018年1月2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國發〔2018〕3號),提出“發揮自愿性認證‘拉高線’作用,大力推行高端品質認證。開展綠色有機、機器人、物聯網、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等高端產品和健康、教育、體育、金融、電商等領域服務認證,增加優質服務供給”。
            未來,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金融行業將更多依賴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金融機構如何選擇既充分滿足需求又保障安全高效的技術方案和設施,如何保護金融機構自身和金融消費者的雙方權益,標準化方法和認證手段,將是立足長遠的選擇。金融服務認證將堅持高端品質認證的發展方向,結合金融行業發展最新趨勢,研究符合金融行業特點和安全要求的評價指標體系,探索創新金融服務認證模式,促進金融服務質量提升。同時,在市場中發展培育金融服務認證標桿品牌,打造有市場影響力和美譽度的金融服務認證,發揮標桿品牌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促進服務認證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性亚洲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