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企業在進行ISO9001過程中不要太過依賴資訊機構
在一些企業,無論是決策層、中層還是普通員工,在面對監督審核時,都感到準備不足、心中無數。許多審核員也認為,一些獲證企業監督審核比初次審核時出現的問題多,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效果不理想。筆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相對重要原因,是獲證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時對咨詢人員的依賴程度過大,一旦離開咨詢人員的幫助就無法使體系正常運行。
過分依賴咨詢人員帶來的問題很多,比如,在初次審核時,管理評審的輸入和管理評審報告均經認證咨詢人員修改甚至"代勞",才順利通過現場審核,企業的決策人員并不了解標準對管理評審的要求。一旦要獨立進行管理評審,使問題多多,管理者也是心中無數。
又如,企業管理人員不清楚對不符合項的整改結果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情況下,獲證企業都對初次審核的不符合項制定了糾正措施,也采取了相應的行動,并向認證機構提交了證實材料。但實際上,在受審核方的質量管理體系沒有系統性不符合的情況下,認證機構往往只是開出有代表性的不符合項,對其他類似的不合格,往往只開觀察項或進行口頭提醒。面對這么多不符合項和觀察項,在沒有咨詢人員幫助的情況下,獲證企業對整改是否符合要求沒有把握。
再如,在貫標前,有些企業已經形成一套產品工序控制、產品質量檢驗、質檢報告等記錄文件。為了滿足標準的要求,在咨詢人員的指導下,企業又增加了許多相應的記錄,但并沒有認識到其應用價值,反而感到累贅、繁瑣,獲得認證證書后就將其束之高閣了,致使企業的工序程序控制、產品自檢、送外檢驗等記錄不齊。
因此,企業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時,可根據需要聘請咨詢人員,但應對咨詢的作用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切不可圖"省事",事事有咨詢人員"包辦",而應注重在咨詢人員的幫助下,培養一批自己的貫標骨干。這對體系的建立、有效運行和持續改進至關重要。同時,認證機構在實施監督審核時,也應對這類企業給予特別的關注,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這類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