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培訓內容
為適應組織管理及質量保證工作的需要,推動HACCP等管理體系在組織的貫徹與實施,指導組織建立和實施符合管理體系,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國家注冊審核員及內審員隊伍,眾智公司提供各種管理體系的內審員培訓、外審員培訓、審核員培訓,并可根據顧客需要開展專業培訓。
HACCP的定義
HACCP是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的縮寫,-----即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
國家標準GB/T15091-1994《食品工業基本術語》對其規定的定義是:
生產(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種控制手段;對原料、關鍵生產工序及影響產品安全的人為因素進行分析,確定加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建立、完善監控程序和監控標準,采取規范的糾正措施。同義詞:HACCP。
國際標準CAC/RCP-1"食品衛生通則1997修訂3版"對HACCP的定義是:鑒別、評價和控制對食品安全至關重要的危害的一種體系。
較為常見的定義解釋為:
HACCP是對可能發生在食品加工環節中的危害進行評估,進而采取控制的一種預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有別于傳統的質量控制方法;HACCP是對原料、各生產工序中影響產品安全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確定加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建立并完善監控程序和監控標準,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將危害預防、消除或降低到消費者可接受水平,以確保食品加工者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的食品。
HACCP表示危害分析的臨界控制點。確保食品在消費的生產、加工、制造、準備和食用等過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識別、評價和控制方面是一種科學、合理和系統的方法。但不代表健康方面一種不可接受的威脅。識別食品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環節并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發生。通過對加工過程的每一步進行監視和控制,從而降低危害發生的概率。
HACCP認證介紹
HACCP是英文“HazardAnalysicCriticalControlPoint”(即危害分析及關鍵控制點)的首字母縮寫,是用于對某一特定食品生產過程進行鑒別評價和控制的一種系統方法。該方法通過預計哪些環節最可能出現問題,或一旦出了問題對人危害較大,來建立防止這些問題出現的有效措施以保證食品的安全。即通過對食品全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危害分析,找出關鍵控制點(CCP),采用有效的預防措施和監控手段,使危害因素降到最小程度,并采取必要的驗證措施,使產品達到預期的要求。HACCP是一個為國際認可的、保證食品免受生物性、化學性及物理性危害的預防體系。它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宇航食品生產企業,已被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采納并向全球推廣。它主要是通過科學和系統的方法,分析和查找食品生產過程的危害,確定具體的預防控制措施和關鍵控制點,并實施有效的監控,從而確保產品的安全衛生質量。
它最早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美國Pillsbury公司為美國太空項目盡其努力提供安全衛生食品時,率先使用了HACCP的概念,美國FDA于1973年決定于低酸罐頭食品中采用。1985年美國科學院推薦HACCP應被行政當局采用,經過數年的研究和發展,1989年11月,美國農業食品安全檢查局(FSIS)、水產局(NMFS)、食品藥品物管理局(FDA)等機構發布了“食品生產的HACCP法則”。1990—1995年,美國相繼將HACCP應用于禽肉產品、水產品等諸多方面,1997年12月18日美國對輸美水產品企業強制要求建立HACCP體系,否則其產品不能進入美國市場。其間中國、歐盟各國、日本、泰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許多國家相繼學習、推廣應用了HACCP知識。迄今為止,HACCP已被許多國際組織如FAO/WHO、CAC等認可為世界范圍內保證食品安全衛生的準則。
HACCP是一種控制危害的預防性體系,是一種用于保護食品防止生物、化學、物理危害的管理工具。傳統的質量控制往往注重于最終產品的檢驗,而這又不能達到消除食源疾患的目的,為此在20世紀60年代由PILLSBURY公司、美國NATICK軍隊實驗室和國家航空宇宙管理部門在開發美國宇宙計劃食品中首次提出了HACCP這一概念。它雖然不是一個零風險體系,卻是一個食品安全控制的體系,它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體系。HACCP必須建立在食品安全項目的基礎上才能使它運行。例如:良好操作規范(GMP)、標準的操作規范(SOP)、衛生標準操作規范(SSOP),由于HACCP建立在許多操作規范上,于是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HACCP作為最有效的食源疾患的控制體系已被國家或社會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