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在中國的發展-ISO9001-ISO9000認證-ISO9001認證。質量認證之所以在世界范圍內發展如此之快,其內因是市場經濟基本規律的作用,外因則是全球商戰質量競爭的加劇,以及世界經濟格局中區域性競爭的激化。認證本身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也是市場經濟體制的構成要素之一。在計劃經濟條件下,質量認證制度不可能得到實行。這是由于:
其一,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在企業之間必然產生信任與否的問題,如何取得買方的信任?早期的辦法是第二方進行審核。西方國家的大采購商要想發出訂單,先要派出質量保證人員評價賣方的質量體系。這種出之于第二方審核的需要,促進了第三方認證的產生與發展。
其二,政府出于宏觀調控的需要,必然要對市場行為加以干預,要強調對某種市場秩序加以規范。計劃經濟調控的是企業,直接干預企業就可達到目的;而市場調控的是市場行為,生產與否是企業自己的事。但是其產品有沒有標志或能否在市場上流通,必須要經受市場的考驗。這就要求有一個獨立于買賣雙方的第三方權威機構作出公正的評價,即市場的運作需要規范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和產品質量評估方式。隨著市場經濟走向成熟化、規范化,質量認證應需而生,并成為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三,質量認證使企業管理行為由“人治”實現了向“法治”的轉變。因為按照ISO9000要求,對產品質量的產生、形成和實現的全過程所涉及到的各個部門,以及所有負有質量責任的員工,都有嚴格的程序文件來規范其在各項質量活動中的行為,從而達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實現從廠長(經理)直至每個員工行為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